大理地娱蚣,Mecistocephalus marmoratus Verhoeff,地蜈蚣科地娱蚣属的一种节肢动物。
- 中文学名
- 大理地娱蚣
- 拉丁学名
- Mecistocephalus marmoratus Verhoeff
- 界
- 动物界
- 门
- 节肢动物门
- 纲
- 唇足纲
- 目
- 地蜈蚣目
- 科
- 地蜈蚣科
- 属
- 地蜈蚣属
大理地娱蚣基本信息
编辑大理地娱蚣分类系统:
Animalia:动物界 - Arthropoda:节肢动物门 - Chilopoda:唇足纲 - Geophilomorpha: - Geophilidae:地蜈蚣科 -Mecistocephalus:
大理地娱蚣学名:
Mecistocephalus marmoratusVerhoeff
大理地娱蚣中文名:
大理地娱蚣
大理地娱蚣中文拼音:
DàLǐDìYúGong
大理地娱蚣分类等级:
种
大理地娱蚣概述:
编辑大理地娱蚣国家保护级别
不祥
大理地娱蚣CITES公约级别
未定
大理地娱蚣IUCN红色名录等级
未予评估(NE)
大理地娱蚣红皮书等级
未定
大理地娱蚣中国特有
大理地娱蚣特征
编辑体长约50毫米,头后一段约2.2毫米宽。头、颚肢及触角和第一节均栗褐色,身体其他部分淡黄或黄褐色。步肢49对。前额板(a)及首数节触角远端,都有极细网状。前额板中央及后侧,约有辱对小岛状突起,中有一刚毛。后额板(b)稍大,前缘中央有2同样小岛,中央虽呈直沟状但仍联着。上唇前缘暗褐色(c)。大颚(d)有8栉叶,最后2-3叶不完全,有少数齿。首叶有5-6粗齿,前有一突出光叶,软。
2-5叶每叶约有20-30个细齿,远端的齿较长。两对小颚基节连合。头侧板(e)前端黑色。颚肢前腿节(f)内侧有2齿,其他各节亦有小齿,爪强大(4)。前头片和后头片有一半月形额沟,两者长约为宽之二倍。触角13节。背中线有纵沟。体的后年部背侧多毛。最后胸板(g)长形,后端渐尖,多微小毛。
大理地娱蚣文献
编辑- 参考资料
-
- 1. 大理地娱蚣 .中国动物主题数据库.2014-05-10[引用日期2014-05-10]
词条标签: